大學首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自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中庸首章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敬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賢,冀世界為大同,是本道之惟一宗旨。

 

 

 


 

 

禮運大同篇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懺 悔 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迴 向 文

(弟子)   (三曹)

今有弟子(某某)。樂生兜率作眷屬。

行持諸般善功德。迴向願海消業障。

願生彌勒淨土中。蓮開便見慈尊容。

即得不退無上道。再隨祖師下閻浮。

  


 

 

 

皇母早定位佛規十五條 

定規之意

恐怕修道諸佛子 無規矩方圓之則

混攙左道 致使累墬之故 方定此佛規

 

十五條佛規
尊敬仙佛 尊前提後 齋莊中正
循規蹈矩 責任負起 重聖輕凡
謙恭和藹 勿棄聖訓 莫著形相
手續必清 出告反面 不亂系統
愛惜公物 活潑辦事 謹言慎行

 


 

 

關法律主曰:

戒律森嚴不留情 佛規禮節當參明 

內外檢點行素位 清靜壇地勿喧聲
戰戰兢兢 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呂祖曰:世道頽敗 日趨於污流 天下陷溺 欲援之以道 眾皆知也 且今三期末刼 災煞頻降 非天道難救殘靈 共出於水火 道含天地 貫遍四海 巍巍大哉 規嚴則慎 豈得含忽否 皆因修道之士 未能全心致志 竭力盡誠 聞而不進 知而不行 有何益哉

 思己身為人師 豈無警惕之心否 又因浩劫溺世 欲行大道 扶危濟困 必先洞悉其明路 以佛規為重 佛規若曉 行之事覺容易 否則 智勇貫天 亦不足其大矣 欲顯大道之威嚴 須遵行佛規 倘若不然 難挽頑童 醒覺金線矣